打医疗事故官司的律师有哪些人 汪东兴号称负责毛主席警卫工作长达三十年的“大管家”,他除了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、中央警卫局党委第一书记之外,还是北京卫戍区三人核心小组负责人、中央军委警卫局负责人,十一大上更是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。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:“他(汪东兴)是一直要跟我走的,别人用起来我不放心,人还是旧的好一点。” 那么,出身农家的汪东兴是如何进入毛主席的视野的呢? 从前线到后方 汪东兴出生于1916年的江西弋阳,自幼家贫,早年间加入儿童团担任团长,后加入共产党和红军。在他走上革命道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都是一个军人——晚年的他留给人们的,是一个温文尔雅、富有谋略的政治家的印象。 汪东兴在红军期间中担任过突击队员,在攻城战斗中奋勇当先;1933年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中,他在一次守城战斗中身负重伤,差点牺牲;红军长征期间,汪东兴是著名的“红军干部团”(陈赓为团长,宋任穷为政委)中的一员。 红军到达陕北后,他担任红军第二野战医院政委,负责过红军在东征、西征期间的医疗救护工作。此后历任八路军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、白求恩国际和平总医院政委等职。可以说,汪东兴在军队的医院系统里工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。 1945年,汪东兴被调入中央社会部,担任第三室副主任、第二室主任等职。中央社会部不是一个普通的部门,他的前身是中央保卫委员会,主任是康生,该部门的职责是负责情报和反情报工作,粉碎敌人的阴谋破坏工作,保障党组织的巩固。 由此可见当时组织对汪东兴是非常信赖的,只有经过长期考验,有丰富的工作经验,对党忠诚的干部才有可能进入该部门,。 转战陕北被毛主席赏识 解放战争爆发后,汪东兴被调入中央机关工作,担任中央直属纵队司令部副参谋长、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。这次职务调动是汪东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前提,也是组织对汪东兴各方面素质的认可。 首先,汪东兴有军事经验,他早年间打过不少仗,担任过彭阳步兵学校的指导员,既有战斗经验,又受到过正规培训,所以他的军事素养是很高的。 有一则小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:49年2月,汪东兴奉命护送傅作义从西柏坡到北平,路过滹沱河时,他们看见300米外有大雁在河中戏水,傅作义让汪东兴拔枪射之,汪东兴远程射击一枪命中。就连傅作义这个老军人、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对此都赞不绝口,说他的枪法能打90分。 其次,汪东兴做过后方工作,心思细腻,很多人考虑不到的事情,他都能考虑到。据汪东兴回忆录记载,汪东兴一开始负责的是中央机关的外围警戒工作,在这项特殊的工作上,他得心应手:控制制高点,安排流动哨,昼夜监视周围变化……从未出过差错。 中央转移出延安前,汪东兴就已经考虑到了毛主席的出行方式,提前规划了路线。当时延安某处正在修建机场,汪东兴提前给他们打了电话,让他们预留出汽车通过的道路。 离开延安前,周总理曾专门安排他带人去检查有关部门的坚壁清野工作,销毁文件。细心的周总理非常相信汪东兴也是一个细心的人,所以才会派他去执行这项重要任务。 如果仅仅是细心的话,可能还不足以让他获得毛主席的认可,汪东兴同时还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。 47年6月,中央准备撤离王家湾,毛主席却坚持要看到敌人才走,任弼时和周总理拗不过他,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:留下一个同志替他看敌人。 毛主席听后扭头问身旁的汪东兴敢不敢留下等敌人,汪东兴回答:“有什么不敢,只要主席命令,我就敢留下等敌人。” 毛主席听后很高兴,打算给他一个连,汪东兴却说,只要一个加强排就行了。 中央机关转移后,汪东兴带着这一个加强排在山顶设伏,阻击住了刘戡一个团的兵力,三次打退敌人的进攻,让敌人不敢轻易冒进,随后汪东兴又趁着雨夜降临率部安全撤退,全程我方只付出了一人轻伤的代价。 汪东兴率部归队后,毛主席称赞他说:“你们打得好,用极少的兵力就阻挡了数倍的敌人,为我们的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。看来,敌人还没有站稳脚跟,还摸不清我们的行踪和实力,他们摸不清楚,我们就可以凭借勇敢和智慧以少胜多,打败他们。” 汪东兴能文能武,胆大心细,他的这些长处很受毛主席的赏识和信任,相处一段时间后,毛主席就让汪东兴负责起了整个中央机关的警卫工作,有时候还让他代表自己接送重要的客人。可以说,是转战陕北让毛主席发现了汪东兴这个优秀的人才。 建国后的汪东兴 新中国成立前,从毛主席进北平,入住香山到搬进中南海,汪东兴都是负责毛主席警卫工作的人。他先后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、公安部九局局长、公安部副部长、8341部队政委、中央办公厅主任等重要职务,无论职务如何变化,有一条始终没变,就是他一直承担着中南海和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。 毛主席访问苏联、考察黄河、重上井冈山、畅游长江、71年南巡……在这些著名的历史时刻,他身边总有汪东兴陪同。1970年,中央召开庐山会议,期间江青想要知道毛主席的行踪,还要通过别人向汪东兴打听,由此可见,毛主席对汪东兴的信赖是不一般的。 除了安全保卫工作,汪东兴一度还承担着毛主席向外界联络的角色。1969你那10月,小平同志一家下放江西南昌期间,汪东兴是主席和小平之间的联系人。汪东兴准确地向江西政府传达了改善小平生活待遇、落实其两位子女读书上学的问题,为此小平同志还专门写信感谢过汪东兴。 76年,小平同志被打倒,又是汪东兴最先向毛主席透露了“四人帮”可能会动员造反派批邓,毛主席听后指示汪东兴,把小平同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,且地点要向“四人帮”保密。此举有力地保护了邓小平。 76年9月9日,毛主席病逝后,“四人帮”抢班夺权的行动越来越猖獗。汪东兴意识到,如果不解决“四人帮”的问题,党和国家就无法重新回到正轨,在华国锋、叶剑英的领导和部署下,汪东兴具体执行了中央的决策,于10月6日一举粉碎四人帮。 由于汪东兴在粉碎“四人帮”中的巨大贡献,1977年8月,在提前召开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,汪东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副主席,成了继叶剑英、邓小平、李先念之后党的四位副主席之一。 可惜的是,在此之后,汪东兴却未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思路,以适应历史新阶段下中央的工作安排。由于坚持两个方式,汪东兴对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的复出带来了不小的阻碍。 1977年,在讨论陈云同志复出后的职务时,汪东兴说陈云同志“裹足不前、魄力不足,小资产阶级的灵活性”,不能担任重要职务。1976年12月,汪东兴还说过:“邓小平的那两下子,不是在1975年试过了吗?就是不行嘛!”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